close

WEDCV155VD5RRV515DV

 

內容簡介

少年/青年期是身體的發育期,而壯年與老年則是精神發育的完成期……
為了對應日益逼近的老境,人人都應要擁有《優雅老年的才情》
改版經典版 日本銷售突破100萬冊

  ☆☆☆☆☆日本AMAZON評論3.6星☆☆☆☆☆

  不懂得老年為何物的老人急遽增加
  面臨超高齡化時代的現在,任性的老人才是社會的大問題
  要了解老年,必須從熟年做起!
  日本長青女作家曾野綾子建議:老年後不依賴他人,要靠自己的才情活得有趣!

  進入熟年,邁向老年,想要活的長久愉快,應該擁有「七種才情」:
  一、「自立」與「自律」
  二、到死以前的勞動
  三、與夫婦.親子之間的交際
  四、不缺錢
  五、與孤獨共生、覺得人生有趣
  六、與年老、疾病與死亡可親近
  七、擁有神的視點


  你怕老嗎?你抗拒老嗎?你不承認老嗎?
  日本長青女作家曾野綾子指出,不懂得老年為何物的老人急遽增加,面臨超高齡化時代的現在,任性的老人才是社會最大問題。

  面對現代老人逐漸成為「幫我族」、「伸手族」,曾野綾子認為,大家應該要反求諸己,擁有老年的「才情」,成為自立的老人。以前的人,腦中自然地會設想各種情況,然後找到解決的方法。如果這個方法行不通,再思索下一個方法。在腦部如此靈活地運轉下,總會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這就是才情──「我們這一代,自幼即被訓練『要有才情』。任何事情不需一一詢問別人,而是反求諸己,靠自己的腦力想,這件事該怎麼做才能順利完成。」

  能具備「才情」的生活,才能真正快活地度過老年。在《優雅老年的才情》一書中,曾野綾子以自身的經驗,與讀者分享對於「老年」的看法,以及對日本社會「老人」現象的反省。任何人都有機會邁入老年,不只熟年長者、壯年中堅份子,甚至是青年,都能從本書中看到曾野綾子對「自立生活」的感動,不但可做為自身將來臨老的心理準備,更值得大家反思自身的生活態度,啟發生活新美學。

名人推薦

  朱為民 老年醫學、安寧緩和專科醫師
  江漢聲 輔仁大學校長
  李玉蟬 臺灣諮商心理學會理事長
  洪淑娟 及人牙醫診所所長、第一位65歲完登百岳的女醫師
  馬大元 身心科醫師、馬大元診所負責人
  秦夢群 政治大學教育系教授
  黃光國 國家講座教授
  黃維仁 美國西北大學臨床心理學家、親密之旅課程創始者
  詹志禹 政治大學教育系教授
  葉雅馨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
  劉黎兒 兩性作家
  薇薇夫人 兩性專欄作家
  崔家蓉 前交通大學傳播科技研究所所長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曾野綾子


  一九三一年生於日本東京,聖心女子大學英文系畢業。一九七九年榮獲羅馬教宗頒贈梵諦岡聖十字勳章。二○○三年,被日本政府表彰為文化有功人士。自一九九五年至二○○五年止,擔任日本財團會長一職。一九七二年起展開NGO「海外日本人傳教活動支援後援會」活動(通稱JOMAS),二○一二年卸任代表職務。著有《戀上今生》、《人間的基本》、《人生的收穫》、《中年以後》、《晚年的美學》、《何謂成熟:活出真正的自己》、《老年的美好滋味》等多本著作(以上皆由天下雜誌出版)。

譯者簡介

姚巧梅


  目前從事翻譯。譯作有:《中年以後》、《晚年的美學》、《後五十歲的選擇》、《為誰而愛》、《日本溫泉BEST 96》以上皆由(天下雜誌出版)等三十餘本。
 

目錄

推薦序 老練之美是熟年才情累積的暮年幸福力 李玉嬋
推薦序 為晚年做準備 洪淑娟
推薦序 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 馬大元
推薦序 「反求諸己」與天人合一 黃光國
推薦序 銀髮的堅靱與覺知 詹志禹
推薦序 活愈久愈需要美學 四十歲就可以讀此書 劉黎兒
推薦序 我們都是活得美的銀髮人 薇薇夫人
推薦序 年華漸老,風華常在 崔家蓉

第一章     老人為何完全失去了才情與覺醒?
高齡並非擁有什麼資格,也不是值得誇耀的功績
測量老化的標準是「幫我」指數
昔日的老人具備因老年所積蓄的才情與覺醒等綜合智慧
不用煩惱基本生存問題的時代,削弱了老年力
戰後的教育思想,培養出貧乏窮困的精神
老人使用的語彙變得極端貧乏
外國人的會話,實在機智漂亮

第二章     年老的根本是「自立」與「自律」
不依賴他人,靠自己的才情而活
隨遇而安,就好了
當知道自己的能力衰弱以後,生活必須節約
要求別人替自己做事時,要付出對等的酬勞
最好放棄年長者的權利
無論年紀多大,最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優雅」
自立源自於自律
保持健康的兩個關鍵是,不過食、不夜遊
相信人性本惡,與人交往便常會充滿感動

第三章     人應該工作到死
從前,人死前仍持續工作是理所當然的
老人應提拔年輕人出頭
老人活得健康的祕訣是,有目的、有目標
該思考的不是「別人應為我做什麼」,而是「我能做什麼」
做菜、清掃、洗滌,日常生活的瑣事都不假手他人
施比受更有福

第四章     到了晚年,夫婦與親子間的交流方式也會改變
成為容許「折衷」的夫婦
即使關係親密,彼此也要注意禮儀
親子之間也要有「回請」的想法
懂得感謝身邊的人
別期待孩子照顧你

第五章     即使身無分文,也不為錢發愁的生活方式
別想在金錢上占便宜
過恰如其分的生活
沒有足夠的錢,就別奢望旅行、看戲
把人情世故放一邊,一概謝絕婚喪喜慶
端視自己的「能耐」,再參加婚喪喜慶
有備仍然有患。若真的身無分文,要有死無葬身地的覺悟

第六章     與孤獨交往,感受人生喜悅的祕訣
老年的工作是忍耐孤獨,並從中發現自己
養成一人遊樂的習慣
生涯是否過得豐富,以在世上「邂逅」多少人事物來衡量
在任何事情中找出意義,可以感受到人活著的喜悅
冒險,是老年的特權
無論年紀多大,都希望與談得來的人一起用餐
不妨與異性交遊
無論年紀多大,在死以前,都可以重新來過

第七章     親近年老、疾病與死亡
老年兩力,顧慮他人、培養忍耐力
大約七十五歲以後,會感到肉體的衰竭
視保持健康為己任
將疾病當做人生的一部分
即使身為病人,也要保持開朗,並從中尋找樂趣
習慣並親近死亡
預先練習一個人生活
「感謝讓我活到今天」──每天抱著感恩的心
不動聲色地消聲匿跡,是一種美學

第八章     如果抱持神的視點,就能理解人生與世界
究竟有無另一個世界?不知道時,寧可信其有
兩度感受到神的存在
討厭的人就這樣討厭下去吧!這就是「理性之愛」
別選擇減法的不幸,選擇加法的幸福
有信仰,判斷就不會流於片面
擁有神的視點,才能理解人生整體的面向
神與我們同在

 
 

推薦序

老練之美是熟年才情累積的暮年幸福力

李玉蟬


  如果,人生上半場須培養才能、競爭力來造就青年才俊;那麼,人生下半場更須學習培養才情、幸福力來營造熟年老福。從小,從「我的志願」出發,我們多被鼓勵去規畫、開創自己想要的人生;卻少有人提醒我們規畫自己的老年志願,沒有預備才情,如何優雅生活在暮年歲月?

  本書給出了直白提醒與具體建言,引領你我理解,必須及早覺醒以儲備一些才情與重要能力,才能營造出自己喜歡、他人也尊敬且推崇的優雅老年生活方式。那就要從四十歲進入熟齡開始。因為台灣人平均壽命幾近八十歲,四十歲正是邁入熟齡人生的分水嶺,從這年紀開始思考、規畫、儲備老年應具備哪些能力、心態與生活行動準則,正是本書提醒的重要事項。從自覺開始,儲備老年的自立與自律力,自己動手不勞煩他人、勞動工作到最後一口氣;持續成長、保持風趣的人際互動力;懂得自得其樂取悅自己的「獨處自愛美學」;自在面對生死和宇宙神奇力量的彈性視力等。

  本書細數這些才情,與中國古老諺語傳頌「順利老五寶」不謀而合︙︙
   1.老身要顧—懂得養生,願意凡事自動自發的自理自主能力。
  2.老本要存—自給自足、自我節制,降低欲望的知足常樂能力。
  3.老伴要惜—珍惜相伴家人且保持用心自愛愛人的能力。
  4.老友要交—感恩友情長存,願意付出利他成為最佳友伴的能力。
  5.老家要想—思考死亡與安排好身後事而能自在獨處的能力。

  這些才情累積造就出的老練之美,是可以從青壯年就開始規畫累積的暮年幸福力。然而什麼是幸福?睿智的廣圓說,小時候的幸福是一種東西,得

  到就會幸福;長大時的幸福是一種目標,達到就會幸福;然而熟年到老的幸福是一種心態,領悟到就是幸福!人心會隨年歲轉換,所以我以諮商心理師專業角度同聲倡議,要從青壯年就開始養心、為幸福預備,從心打造「友善交友」、「情緒正念」、「意義價值」的心理素質,活出「友、情、義」的優雅老年。

  (本文作者為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人類發展與健康學院院長、臺灣諮商心理學會理事長)

為晚年做準備

洪淑娟


  本書作者曾野绫子與《冰點》作者三浦綾子並稱「w綾子」,曾得到教宗梵諦岡聖十字勳章與日本藝術學院恩賜賞等。一晃眼,三浦女士已往生,而曾野女士則已高壽八十七歲,我們這些二戰後的嬰兒潮世代也初老了。

  作者曾野綾子在本書中,直指核心地說,「人都希望自己比別人年軽,尤其女性」。於是主張「自立」、「自律」、「培養優雅老年才情」、「不做幫我族」、「不過食不夜遊」、「親近年老疾病與死亡」、「工作到死」。

  然有但書,「責任已了,有特權冒險」等,讓自己的身心都優雅自在地老去。

  老年人「有冒險的特權」是頗為另類的想法。正好前日我有這麼好的因緣巧遇一位個頭兒小小,穿著桃紅色三宅一生皺褶外套、迷你黑色洋裝,腳踏半筒絨毛流蘇細高跟靴的八十歲女士。她的臉上沒有太多皺紋,以醫生的眼光看不像是「做過」的,家住高雄但是膚色白皙。她告訴我,「茹素,健康是唯一!閃過太陽!就是要在高速公路上飆速一百五!一個人如果失去了速度感,馬上就老化了。」但是隨後卻又笑說兒子不敢坐她開的車。看來人生驚喜處處,不管是著名作家或鄰家阿姑,慈悲喜捨,虔誠感恩,為長輩、自己打造安全的無障礙家居,都是我們享受單獨、為晚年做準備的好榜樣!

  (本文作者為及人牙醫診所所長、第一位65歲完登百岳的女醫師、《母愛的權限》及《醫師媽媽這樣教孩子》作者、國語日報專欄作家)

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

馬大元


  從事精神醫療工作二十年,每天面對不快樂的人,我發現,各年齡層的來訪者都有其「專屬」的煩惱︙︙
  青少年煩惱課業、人際,成年人大多煩惱家庭、事業,而老人家最多的煩惱是什麼?

  天天吵架、嫌棄彼此,卻無法分開的老夫老妻;每天在意頭暈與胸悶症狀,一旦出現不適就憂心忡忡的屆退主管;因為沒有能力供應孩子出國留學而自責不已的老父親;憂心孩子過了適婚年齡仍不婚不育,愁眉不展的老母親;整天罵政治、罵經濟、抱怨兄弟姊妹,為家計四處奔波辛勞的銀髮運將;離婚後再也不相信真愛,魅力依舊卻寧願孤獨終老的黃金女郎;退休後每天喝茶、嗑瓜子、看新聞、看球賽,足不出戶的高齡宅男;子女事業有成、毫無生活壓力卻多愁善感、整天疑神疑鬼、唉聲嘆氣的老媽媽︙︙

  在本書中,日本長青作家曾野綾子女士以切身經驗,將銀髮生涯必須面對的煩惱與其對治之道,透過懇切的言辭娓娓道來︙︙
  對治「怠惰」—自律、自立、強大的精神力!
  對治「自卑」—勤奮、奉獻、隨時都有目標!
  對治「被嫌棄」—對伴侶、對子女真誠的尊重與感謝!
  對治「經濟壓力」—恰如其分的消費、「憂道不憂貧」!
  對治「孤獨」—勇敢冒險、大膽邂逅、享受孤寂、活出意義!
  對治「疾病與衰老」—對自己的健康負責、在疾病中依舊保持開朗!
  對治「死亡」與「未知」—感恩、信仰、抱持「神的視點」!

  曾野綾子女士早年歷經父親家暴、母親憂鬱,加上生於戰亂與動盪的時代,卻未曾懷憂喪志,堅持自強不息、進一步淬鍊出「樂以忘憂」的生命美學。

  「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相信不論起點如何,只要能夠提前準備、妥善經營,人生都可以是一個先苦後甘、漸入佳境、精采豐富的旅程!

  (本文作者為身心科醫師、馬大元診所負責人)

反求諸己與「天人合一」

黃光國


  曾野綾子是跟我生長於同一時期的日本名作家,我記得自己青年時代便看過她寫的名著,留下深刻的印象。事隔數十年,再度拜讀她的新作品《優雅老年的才情》,她已經年過八旬,我也是七十五歲的老翁了。

  然而,我這個年紀讀她的這本書,卻是感到「於我心有戚戚焉」,因為她書中所談的生活哲學,其實也是我自己基本的生命態度。她是著名的作家,而我做為一個學者,我們的共同之處是「一生寫作不懈」。不久之前,一位德國心理學家艾森伯格寄了一張電子賀卡給台灣的幾位朋友,我回寄兩篇最近在國際學術期刊發表的論文跟大家分享。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教授張思嘉回信,對我退休後仍然不斷發表論文表示敬佩,我說「我寫故我在」、「我只是用寫作來證明自己仍然存在而已」。

  我一生致力於提倡以西方的科學哲學來研究「儒、釋、道」三敎合一的中華文化傳統。曾野綾子在這本著作中反覆強調的「反求諸己」,其實就是儒家修養最重要的核心理念,它不僅可以用來發展「優雅老年的才情」,任何人在任何時代,都可以用來砥勵自己的性格。曾野女士所說的「七種才情」,可以看作是儒家修養的現代詮釋。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曾野女士所說的第七種才情—「擁有神的視點力」,是來自天主教信仰。「子不語怪力亂神」,儒家對於鬼神,基本上是抱持著「存而不論」的態度。儒家談的是「天人合一」。

  一個真正能夠做到「反求諸己」的人,他在晚年時,會像孔子般的感到「從心所欲,不逾矩」,這種「天人合一」的感覺,或許可以說是「擁有神的視點力」吧!

  (本文作者為國家講座教授)

銀髮的堅靱與覺知

詹志禹


  老化的社會對於許多先進國家而言,都是一個嚴峻的挑戰,對於老人本身而言也是。本書的內容充分反映了作者曾野綾子迎接這個挑戰之後的洞察與體悟,書名之中, 「才情」一詞,從書中內容來看,並非指才氣或才華,比較像「素養」或「涵養」。本書的基調可說是一個成功老化的人自我要求的素養,它批判的各種老人心態或現象,有些反映了日本文化的特性,有些普遍存在於東亞文化圈。

  本書作者似乎受到西方個人主義極為深刻的影響,所以她頗為讚賞外國文化,對日本文化與老人提出許多反省與批判。由於個人主義的思想很濃,所以非常強調個體因素與老人自我決定的力量,比較輕忽社會影響與政府責任,以致於她所提的某些觀點其實是雙面韌,例如,她勸老人「最好放棄年長者的權利」,但嚴格來說,老人不應放棄權利,可以放棄的是特權。她也批評老人「過著依賴國家、花用別人稅金的生活,實在令人反感」,這種觀點實是高度個人主義、缺乏社群主義與社會福利的觀點,並為政府政策削弱責任。嚴格來說,人類社會與人際關係都是一個相互倚賴的系統,老人辛苦一輩子,如果能繼續工作、繼續貢獻、經濟獨立,固然令人讚賞,當然如果需要社會安全網提供一些基本生活的支持,也不是什麼罪惡。此外,她還說「相信人性本惡,與人交往便常會充滿感動」、「基本上,我們都不應該信任別人。」這類觀點似是而非,因為:相信人性本惡,遇到別人有善意或善行時,的確比較容易覺得感動或珍惜,但是,相信人性本惡也會讓一個人對他人充滿不信任並且很容易從惡意觀點解釋他人的行為。至於強調不應該信任別人,也許有助於老人避免受騙,但是,一個高度不信任的社會,遲早會崩解。

  反之,這本書有許多觀點讓我頗為贊同,例如我同意—

  1.老人應該盡量追求自立與自律,甚至連做菜、清掃、洗滌、日常生活瑣事等,都盡量減少要求別人幫忙;如有需要,也不宜將別人的幫忙視為理所當然。其實依我觀察,大部分老人只要健康許可,他們都不希望倚賴,都希望能獨立照顧自己,並證明自己對於他人與社會仍然有用、有貢獻。

  2.老人活得健康的祕訣是,有目的、有目標、持續工作、服務利他、常懷感恩,常思考「我能為別人做什麼」而非「別人應為我做什麼」。
  3.老伴要珍惜,夫婦年紀都大了,不要試圖去改變對方,要相互尊重、折衷妥協、獨立自由、快樂分享。
  4.老本要保住,不要看輕金錢,也不要斤斤計較,要簡約少欲,減少人情世故之禮尚往來,依自己的經濟能耐過相稱的生活。
  5.老友要互動,但著重真實情感,看輕繁文縟節與俗世禮儀。
  6.老人不要擔任位高權重的要職,提高政府或組織的風險;應做好傳承,提拔年輕人出頭。
  7.老化仍然可以積蓄才情與智慧,至少可以追求「精神上的優雅」,最終要有安身立命、與疾病共處、甚至面對死亡的智慧。

  這類觀點除了有作者獨特的領悟之外,與聯合國所提的「老化綱領」、世界衛生組織所提的「活躍老化」以及學界所提的「成功老化」等觀念,也頗為呼應。「老化綱領」強調獨立、參與、照顧、自我實現與尊嚴等五大原則,「活躍老化」主張透過促進健康、社會參與及安全三大過程來提升高齡者的生活品質,「成功老化」包含避免疾病、積極參與生活、維持高度的認知與身體功能等三大元素。但這三種觀念都承認—個體是否能達成活躍或成功老化,受到個人的背景、特質、行為和價值觀等影響,也同時受到外部的政策、文化、經濟、社會和環境等影響,是多重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不是單靠高齡者的自我要求就能達成。

  總結來看,本書雖不適合做為年輕人或社會要求老人的根據,也不適合做為政府規畫老人政策的基礎,但頗適合老人作為自我要求的參考 。回歸人類宏觀視角,不論年輕人或老人都需要獨立自主、相互幫助與共善共好,這是普世原則。

  (本文作者為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教授)

活愈久愈需要美學 四十歲就可以讀此書

劉黎兒


  本身活得很有美學的曾野綾子用很刺耳的語調、言語斥責了活得沒有樣子的同世代老人。這是非常珍貴的一本書,因為沒人敢罵老人,導致日本世間出現許多成為社會問題的暴走老人,錯用他們的活力,或是多了許多依賴他人的老人,完全不想動用他們的活力。這是超高齡化社會的問題,大部分已經超乎政府或社會的負擔,曾野綾子也是出於這樣的焦慮,因此從個人單位來改良每一個老人,朝美好的方向來疏導老人力。

  雖然從世間看來,或許覺得曾野綾子成名很早,本身一直是擁有廣大舞台的人,得天獨厚,當然當老人的模樣不會醜到哪裡去。不過看了本書,就知道她也經歷過眼疾、腳疾等對她採訪、寫作都致命的病,但她努力克服,樂觀等待,也等到了奇蹟般的成功。

  一九九九年她正好出任日本財團會長,九二一地震發生一週後,她速斷速決,宣佈該財團將捐款三億日圓救援台灣,並親自到台灣交付這筆捐款;我曾經採訪過她,當時她雖已六十八歲,筆挺地穿著褐色白花的套裝,依然是讓人想拱伴的美麗女人,也是她自己在一九七二年所寫的《戒老錄》裡理想初老的老人典型。她當然沒有成為她引以為戒的老人,甚至沒法把「老人」的頭銜套在她身上,二○一九年她年屆八十八歲,可以算是堂堂的銀髮族,更比當年有資格來斥責同世代的老人,她本人到現在也從不讓人覺得她有半點顯老的言行,依然寫作大量跟時代扣得分秒不差的時事專欄,從來沒拿老當特權行使過,讓人覺得她斥責得神氣、有理。

  這本書不僅是年紀跟她一樣的老人家可以閱讀,反而是在年輕或中年就好好讀這樣的書,才不會真的老了,還抱怨說,「我都活了這麼久了,你們還要我怎樣?難道還要我改不成嗎?」當然或許到老了,只要下定決心,也來得及,但最好是在人生接近折回點的四十歲前後就可以開始讀了,這樣才會活得很美,具備活得好的才華,而且從現在開始就從曾野綾子自身提供的典範,學習如何豐富自己的人生。

  曾野綾子的銀髮哲學,除了要積極尋找自己的大小舞台,至死都追求自我表現外,最特別的是至死都要有求生戰鬥的精神,她雖然總結而言算是人生一帆風順的,但卻有著當代日本人最為缺乏的危機意識與饑渴精神,為此她的努力從沒間斷過,依然處於一種矍鑠的精神狀態過她忙碌的人生,這一方面很像台灣傳說中的「日本精神」在日本也都是碩果僅存,而從她的描述,可以得知也並非所有經歷過二次大戰的日本人都具有日本精神,要有相當的警覺才不會變成墮落而失去銀髮流儀、品格的老人。

  老人很容易回首,有的人老是嗟嘆自己失去,有的則開心地品嘗自己所獲得,老了要從已經獲得的部分創造新的幸福,患得患失的人最容易陷入孤獨與絕望,開朗是必須的,年輕時大家都很忙碌,兩個極端到老時格外突顯,人即使錯過過去,也應該好好掌握,活出亮麗的最後一個階段,才不至於最後只剩「老醜」二字。

  曾野綾子的銀髮美學無限,這本書提示了無數大小的點子,最重要的還是一個態度,這不是什麼教戰手冊,而是從她的字裡行間可以體會而獲得薰陶的;尤其就是一個態度,要有骨氣與活力,也才不會被人家說,「這人以前很不錯,怎麼變成這樣?」老人要自立才有自由,才能真正享受長壽的好處。

  但是曾野綾子的美學不僅是生活繼續擴充,或繼續卡位,也有收束縮小以及引退交替的美學,能收能放,不把萬事都包攏在自己身上,否則突然支撐不起等,會給社會添麻煩,老人最不能做的就是給社會或他人添麻煩,或使自己成為麻煩,那樣是最自討沒趣的。

  (本文作者為兩性名作家)

我們都是活得美的銀髮人

薇薇夫人


  曾野綾子只比我大一歲,我們是同時代的人,所以讀她的書像和知己朋友聊天。我的意思是,同為活得「好」的老人,在思考、行動上有很多相同的方式。她提出老年要活得愉快的「七個才情」—

  1.「自立」與「自律」
  2.到死前的勞動
  3.與夫婦、孩子的交際
  4.不缺錢(但她也說錢太多會有麻煩)
  5.與孤獨共生.覺得人生有趣
  6.與年老、疾病與死亡親近
  7.擁有神的視點

  除了第7點以外,我也有六力。最有趣的是我們都有過骨頭傷害,她兩足踝骨折,我左邊換髖骨,右大腿斷裂,而我們在療養過程中的心態和「盡量自己動手」的過程幾乎是一樣的。她和我一樣自己洗頭,自己動手做一切可以做的事。一個人旅行,「把孤獨當成立足點,放手去做自己覺得有趣的事情。人生無常卻又充滿希望。」

  老後不再浪費時間參加婚喪喜慶聚會,量力而為就行。「確立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不畏懼和別人不一樣,也不拒絕和自己不一樣的人。」她很風趣地說,要相信「人性本惡」才不會受騙。真的,老人被騙已是常見的現象了。而老年孤獨正是可以好好思考「自己是什麼樣的人?如何活過來?有什麼意義?發現這些事情後再死,才稱得上達成人生的目的。」

  人不是突然老的,要在老年過得美好,必須從中年出發。和作者同樣活得美的老年人讀這本書,會深有同感。而比我們年輕的可以體會未來老後怎樣活得好。歲月飛快,轉眼你就老了,前行者的經驗是有幫助的。

  (本文作者為兩性專欄作家)

年華漸老,風華常在

崔家蓉


  年華雖老,風華常在。日本長青作家曾野綾子女士的這本力作,是她勇於面對生命的寶貴見證。讀者們可以由此得到啟發,也可將各自的樂活經驗,與作者的身心健康之道相互應證。

  自我健康管理經營是普世價值。人貴立志;走入暮年,活得健康,活出美好,是不容推卸的自我責任。本書作者主張,要想夕陽無限好,高齡人士尤須經營具備「才情」的生活。

  自立與自律

  在「與孤獨交往,感受人生喜悅的祕訣」一章中,曾野綾子女士以平易近人的見解與可行的實證經驗,提供了成熟的樂活理論。盛享增齡樂趣的要訣之一,在於悠悠然獨立。日常起居的瑣事,只要自己做得到,就親力親為,不煩他人代勞。

  誠如綾子女士所說,「自立」與「自律」是老年生活之本,如同活泉涓涓長流,得以延續活潑的生命力。在經濟上恰如其分地用度;量入為出,自給自足。舒適地掌握日常生活的節奏;飲食節制,出入有度,安於規律的起居生活。

  運動、美食、藝文︙︙順應自己的才情興趣,深化日常生活的內容,享受繁花似錦的人生樂趣。平凡的生活因此成為有趣的藝術,日日皆好日。

  珍視當下所一切的擁有;對人對事,常懷感恩之心。發揮剩餘價值,助人成事,以此為樂,不求回報;施比受有福。

  安於寧靜與孤寂

  服老,認老,樂於老;有尊嚴地變老,但不倚老賣老。古人有云,「不聾不啞,不做阿家翁。」兒女成年後,瀟灑交棒,無事一身輕。最好,能深深領會獨處、獨居之樂。

  中國才女作家楊絳晚年時寫道,「暮年是美好生活的開始,是一種從容、恬闊、悠哉遊哉的狀態。願我們保持一顆寧靜的心,少些期盼、多些寬容,寵辱不驚、去留無礙,微笑向前,善待暮年的自己。」化複雜為簡單,轉繁華為平實;返璞歸真,寧靜與孤寂,這是極簡的生活藝術。

  而本書作者神勇無比。她對老齡生活的美好想望,近似一種堅定的信仰。時光流逝如梭,綾子女士發下豪語,「無論年紀多大,在死之前,都可重新來過。」此言令人動容,發人深省。

  (本文作者為前奧斯卡出版社總編輯、前婦女雜誌主編、前交通大學傳播科技研究所教授兼所長、現退休快樂作家)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3984221
  • 叢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224頁 / 14.8 x 21 x 1.1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內容連載

昔日的老人具備因老因老年所積蓄的才情與覺醒等綜合智慧
 
二○○六年的五月,我的腳部發生骨折。為了動手術,曾兩度進入醫院的整形外科,腳背骨折了的左腳,一時無法動彈,但其他肢體還能動,洗臉、用餐大致還可自己來。
 
在醫院那段時間,我就常動腦設想要怎麼做,才能獨自處理周邊的日常瑣事,甚至把動腦筋想這些事,當做是一種樂趣。
 
就算沒辦法立刻做得很好,反正病中無歲月,時間多得很。即使今天做不到,但第二天總能設法達到目的,單是這樣的反覆度日,就很有趣。
 
舉個例子。日本到處都買得到揀香煙屁股的人所用的長柄夾子,我經常利用它。
 
還有,我練習了許久,終於一個人能進浴室洗澡了。醫院的浴室有扶手用欄杆,而且還獲准借用到一張椅子。所幸我還算有臂力,可以利用椅背和扶手欄杆移動自己的身子。總之,凡事只要下工夫練習,所有疑難雜症大致上都應付過來了。
 
相反的,據我的觀察,住院的許多高齡病患,卻不做自己做得到的事,連歸還餐具也假手於他人,輪椅也需要人推。最讓我吃驚的是洗頭髮這件事。那家醫院附有設備極佳的洗髮台房間。護士每週會為病患洗一次頭。我會在自己喜歡的時間快速地洗好頭,但是,那些看起來手並沒有受傷的病患,卻都甘於讓護士或陪同者洗。
 
這種高齡的患者顯然完全沒有這種心情:「儘管自己能享受服務,但寧可不要。不如把機會讓給比自己更需要的患者,這樣,我會很開心。」年長者不應該因為醫院有這種服務,就欣然接受。這種人完全沒有先觀察四周後,再判斷該怎麼做的力氣與「才覺」。
 
所謂才覺,類似最近常被提及的CIM(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辭典記載:「意指電腦的統一生產,即無論產品的企畫、設計、開發、產品管理、流通等各部門,皆以電腦網路連接,並建構有效地活用彼此資訊的系統,藉以加強生產力之提昇與市場的競爭力。」換言之,活用迄今所獲的資訊後,產生出最佳結果的一種系統。
 
以前的人,腦中自然地都隱藏著那種系統。設想各種情況,然後找到解決的方法。如果這個方法行不通,就再思索下一個方法。在腦部如此靈活地運轉下,總會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這就是才覺。
 

 

 

 

水彩畫作為獨立畫種,自19世紀傳入中國,很快就被中國民眾接受,並在中小學裡普及開來。西方傳統繪畫觀念認為,現實對象最真實的再現只有輪廓和形,而輪廓線是通過與背景不同的色彩和明暗對比產生出來的,西方水彩畫追求光影變化的形式成為水彩畫通常的表述形式。 水彩畫是以水與色的交融而形成的畫種。它主要藉助於光在物體上產生的明暗關係和色彩變化來進行物體的塑造,是真實客觀地對事物的形態、色彩和特徵作深入刻畫的繪畫形式。 ... 與水粉畫的聯繫與區別 「水粉」 這個詞可以追溯到文藝復興時期 ,當時義大利的大師們用一種水質的膠畫顏料,或者蛋膠畫顏料作畫(即坦培拉),並將這種顏料稱作水粉。水粉顏料不透明,干後形成沒有光澤的粉狀表面,與色澤純潔透明度高的水彩顏料有很大的不同。但是,這兩種顏料在工具、技法、基底等等方面的要求卻很相近。 ... 水彩畫與水粉畫的作畫媒介都是以水來進行調配,水粉畫的顏料也與水彩畫大致相同,只是水粉色的顆粒比水彩色略粗一些,沒有水彩顏色那樣透明,如湖藍、粉綠等色度較淡,顏色比水彩顏色粉質多,不十分透明。 ... 但是,水彩畫與水粉畫仍然在許多方面有所不同。水彩畫依靠水的稀釋來減弱其色度 ,畫面越亮的地方,用水越多,用色越少,空出的白紙的顏色是畫面的最亮處。而水粉畫則不完全一樣,甚至相反。水粉畫有兩種表現形式,一種是接近水彩的表現形式,一種是接近油畫的表現形式。這兩種表現形式中高光和亮色都不是空出來的,而是用白顏色與其他顏色相調後進行非透明覆蓋來進行表現。 水彩與中國畫 水彩與中國畫有許多相近或相似之處。這是我們中國人更容易接受水彩畫的緣故。其相似之處 ,最明顯的表現是在材料上,兩者均用紙本繪畫,講究用水的乾濕變化和對比,使用水溶性顏料和管形毛筆作畫。 在用水用色的技法上,也有一定的相通之處,中國畫尤其是中國水墨畫所表現的撫媚華滋、空靈淡遠的藝術效果與清新透明、滋潤空靈的水彩畫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但由於國畫顏料和紙的性能局限所致,國畫的透明疊加和水色交融效果不及水彩畫。生宣紙吸水性較強,故水在紙上的流動滲化不及水彩,疊加的透明度也不及水彩。熟宣紙上的流動滲化比生宣紙好,但因紙較光而薄,故沒有水彩紙上所能產生的那樣豐富的變化。所以,國畫的透明疊加和水色交融的效果與水彩畫不同。 ... 中國畫是以線為表現語言的繪畫。在表現形式方面有工筆與寫意兩種。工筆畫表現方法工整而細緻,作畫步驟是先勾後染,色彩絢麗,並富有裝飾趣味。水彩畫中也有一種表現形式是先勾出輪廓線,然後用水彩色進行塑造的。儘管同樣地用水用色用線,然而水彩畫中的線條與中國畫線條是有所區別的。水彩畫中的線條所注重的已不是輪廓的自身,而是在光線的意念中來進行線的表現。水彩畫中的線條把明暗光影融入線中,把光影中原本比較寬的背光面有意進行壓縮, 變成線的形式,成為水彩畫里線的依憑。這裡的線,是由影演變而來的,與中國畫中的線作為單一輪廓的表達在表現意念上完全不同。 ... 寫意畫以墨為主,比較多地利用墨色產生明暗、層次與質感的表現效果,因而不像水彩畫那樣注重色彩的變化。正如王之江先生說「中國畫是水墨畫,西洋畫是色彩畫」。寫意畫中也經常利用色彩來進行表現,但與西方人用色有較大的區別。西畫所注重的是對象的色彩關係和由色彩所產生的明暗關係,關注其光源色、環境色和固有色的相互作用,而中國寫意畫的色彩只關注物體的固有色和畫面形成與色彩構成,其色彩不受自然事物的真實色彩束縛, 而只是作為事物的某種符號被象徵性地加以運用。 ... 水彩畫與丙烯畫 丙稀顏料得名於丙烯酸樹脂,丙稀顏料在濕的時候融於水,乾燥後又是完全防水的。其技法非常接近水彩;另外,丙烯也可厚塗、刀刮、嵌物、作肌理等,也很接近油畫技法。許多畫家在外出寫生時使用丙烯顏料,只是不要忘記及時的洗涮畫筆或將它泡在水中,也隨時的在調色板上噴灑些水,因為丙烯材料的最大優點和最大缺點都是「幹得快」。 ... 水彩畫與油畫 在西方水彩畫與油畫的風格十分相像。油畫是用調色油調和油畫顏料來進行作畫的一種繪畫形式。油畫是西方繪畫中最具典型性的繪畫手段。油畫顏色覆蓋力強,色彩鮮艷、豐富、細膩,富有極強的表現力。畫家運用油畫材料,採用油畫的表述語言,對色彩、線條、明暗、空間、層次、肌理等進行全方位的表現。油畫以光影充分表現物體複雜的明暗現象關係和色彩現象,可以在二維空間的平面上表現出三維空間的效果,對大自然和事物的描寫與刻畫能做到惟妙惟肖。油畫是迄今以來所有繪畫中表現手段最豐富、表現力最強的藝術之一。 然而,油畫用油作為調色媒介,雖有透明畫法,但不可能產生像水彩畫那樣經多層疊加仍能保持的清新透明感,更不可能因水在畫面上流動而產生意想不到的豐富的意趣。 ... 水彩畫與版畫 版畫是畫家在各種不同物質材料的版面上手工製版、刻版後 ,通過拓印而構成的一種繪畫。其中水印木刻是將傳統的中國畫宣紙與木刻印製相結合的一種非常豐富的表現形式。水印木刻的特殊之處在於拓印階段,畫家對水分的把握是拓印成敗的關鍵。在運用木刻水印特有的語言表達上,畫面也可以表現清新、淡雅、和諧、恬靜的水色交融的審美境界。但與水彩畫的水色效果相比,水印木刻版畫中水分的乾濕變化及水色交融的效果明顯受到極大局限。 ... 隨著時代的發展、藝術觀念的變化與水彩畫工具材料的更新和技法的多樣化,水彩畫將出現更加絢麗多姿的面貌。儘管如此,水彩畫的形式仍然沒有拓展到它的極限,還有很多領域需要我們去探討。水彩畫還需要向其他畫種汲取營養 , 不斷豐富著水彩繪畫的表現手法和表現形式,水彩畫的工具材料也需要不斷更新。只有多元取向才能為水彩畫帶來新的生機和活力,才能賦予水彩畫更旺盛的生命力。

 

 

 

 

 

文章來源取自於:

 

 

每日頭條 https://kknews.cc/culture/pbmxbgp.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817294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彰師大附近推薦晚上淺眠看什麼科線西記憶力減退治療有效中醫診所建國科大附近推薦頭暈改善中醫診所彰化容易冒汗改善中醫診所
仁愛鄉頻尿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鹿港大量出汗看什麼科 ptt推薦的溪湖中醫診所,睡眠障礙改善很多竹塘躁鬱恐慌看什麼科 中寮入睡困難中醫推薦 治療效果不錯的員林中醫診所,睡眠障礙改善很多中州科大附近推薦打嗝看什麼科 員林呼吸困難看什麼科 網友都推薦到這間鹿港中醫診所,失眠睡不著改善很多芬園不用安眠藥治療改善中醫診所 中州科大附近推薦睡不著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當地人都推薦的南投中醫診所,失眠睡不著改善很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qd65qq51d 的頭像
    dqd65qq51d

    百貨公司禮券.

    dqd65qq51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